?安徽省級新產品鑒定申報條件
?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申報條件
.
2023年安徽省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項目開始征集申報啦,申報成功,有資金獎勵哦。下面來看看具體的安徽省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項目申報條件、領域、程序和獎勵政策,合肥市、阜陽市、淮南市、宣城市、馬鞍山市、銅陵市、亳州市、宿州市、安慶市、池州市、淮北市、滁州市、蕪湖市、蚌埠市、黃山市、六安市有想要申報的,可以直接咨詢小編了解。
安徽省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項目免費咨詢:19855108130(手機/微信)
一、安徽省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項目申報條件
申請籌建創新基地的企事業單位總體上應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并得到市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省市相關部門的支持;
(二)具有結構合理的高水平標準化工作隊伍,能夠提供必要的辦公條件及啟動經費支持;
(三)在標準化工作中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有較強聚集創新資源和提供市場化服務的能力;
(四)具有較強的技術研發能力,具有支撐標準化試點示范建設的實踐經驗,在標準化研究與應用方面具有明顯的領域優勢;
(五)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鼓勵申請籌建創新基地的企事業單位聯合領域內相關單位申報。
二、安徽省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項目申報領域
創新基地主要服務省委省政府重大發展戰略和改革創新舉措的實施,面向《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重點在技術優勢明顯、技術創新活躍、產業發展前景良好、技術標準需求旺盛、有利于培育新業態和新的經濟增長點領域建設創新基地。
(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存儲、驅動及射頻、微機電系統等專用/通用芯片制造、封裝測試、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微顯示、量子點、全息、激光等顯示技術;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軟件服務。
(二)人工智能產業。自主無人系統;情感計算;智能計算芯片與系統。
(三)新材料產業。銅基、鐵基、鋁基、鎂基、硅基等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領域。
(四)節能環保產業。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高效節能技術與裝備;太陽能光伏、生物質能、風電、儲能等新能源領域
(五)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整車集成、智能網聯等。
(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重大基礎裝備、工業機器人、新型關鍵基礎零部件;航空航天、船舶海工等先進通用設備;農業、能源、礦產開采、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大型工程建設等領域成套技術裝備。
(七)智能家電產業。家電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八)生命健康產業。化學制藥、現代中藥、生物制藥、高端醫療器械和醫療健康;免疫治療、再生醫療、智慧醫療等現代醫療技術和服務創新及臨床應用。
(九)綠色食品產業。信息、生物、納米、新材料技術與傳統加工制造技術融合;物聯網技術實時動態產品追溯;全產業鏈質量管控。
(十)數字創意產業。數字技術應用;游戲動漫;工業設計服務;數字創意與生產制造、文化教育、旅游會展、生活健康等融合。
三、安徽省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項目申報程序
根據文件要求,由各市市場監管局會同發改、科技、經信部門共同組織申報,對照申報領域、申請條件嚴格審查把關后,遴選出符合條件的項目,經地級市人民政府或省直相關部門推薦,
報送至省市場監管局。
請意向申報單位于7月5日前,將紙質版(一式四份)報送至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第二辦公區(廬陽區宿州路317號)主樓404室,電子版發郵箱
四、安徽省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項目獎勵政策
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主導制定標準、開展試點示范、建設技術組織等給予獎勵。對獲得國家級、省級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的單位,給予一次性獎補30萬元、10萬元。
合肥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支持企業開展試點示范。對獲得國家級、省級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的,分別給予30萬元、15萬元一次性獎勵。
其他地區的獎勵的可以咨詢小編查詢。
五、安徽省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項目運行
第二十四條 創新基地應當建立完善的管理機構,鼓勵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其他方式設立治理機構。
治理機構應有清晰的組織架構、責任主體單位、責任人,并賦予相應的權力,以保障創新基地持續、有效和穩定運行。
第二十五條 創新基地理事會由承擔單位和有關方面的代表組成,主要負責審議創新基地制度、發展規劃、工作計劃、年度工作報告、預算執行情況,理事會調整等重大事項。
第二十六條 創新基地主任原則上由創新基地承擔單位主要負責人擔任,負責創新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十七條 創新基地可設立專家委員會,對創新基地發展規劃、工作計劃、重大項目等提出咨詢意見建議。
第二十八條 創新基地專家委員會由省內外標準化專家及相關領域專家組成,其中創新基地承擔單位人員不超過三分之一,專家委員會主任一般應由非創新基地承擔單位人員擔任。
第二十九條 創新基地承擔單位應當重視和加強創新基地運行與管理,建立健全創新基地管理制度,加強創新基地事務公開,重大事項決策應公開透明。
第三十條 創新基地應創新發展模式,強化產學研用協作,加強技術標準創新資源共建共享,建立健全市場化的運行機制,以技術跨界融合和新興領域的標準化需求為導向,應用“互聯網+”“標準化+”等手段,為社會各界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提供集成服務,建設本領域技術標準創新公共服務平臺。
第三十一條 創新基地應加強標準化資源與科技和產業資源對接,為研制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等方面標準提供服務,推動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第三十二條 創新基地應重視和加強技術標準基礎數據的采集、管理、應用和共享;應加強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
第三十三條 根據需要,創新基地可接受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省直相關部門、產業聯盟、企業等委托,開展標準論證、系統優化和符合性測試等工作。
第三十四條 創新基地可在領域范圍內組織申報安徽省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提出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建議和國際標準提案,推薦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安徽省標準創新貢獻獎備選項目。
第三十五條 創新基地應根據市場和產業發展需要,打造以標準為紐帶的產業和技術創新聯盟,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
第三十六條 創新基地應注重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加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加大優秀中青年人才和國際標準化人才的培養力度,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優化配置,給予標準化技術人員更多的利益回報和精神鼓勵。
第三十七條 創新基地應重視標準化知識普及,開展標準化科普場所建設、成果展示及實習培訓等工作,并向社會公眾特別是學生開放。
第三十八條 創新基地應積極參與國內外標準化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工作,爭取承擔國家和國際標準組織技術機構秘書處,選派專家擔任國家和國際標準組織下設技術機構領導職務和工作組召集人,推動安徽標準“走出去”。
關于安徽省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項目申報,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咨詢小編了解。
安徽省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項目免費咨詢:19855108130(手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