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級新產品鑒定申報條件
?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申報條件
.
2023年安徽省專精特新什么時候申請?以下將為大家整理了關于蚌埠市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獎補和條件標準等內容,蚌埠市內的企業單位有需要咨詢了解的可以免費咨詢小編為您解答!
政策免費指導熱線:15855199550(可加v),19855109130(可加v)
臥濤小編可以為您帶來關于項目申報、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兩化融合、企業技術中心等項目的輔導規劃。
蚌埠市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獎補獎勵
政策內容:對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專精特新冠軍企業以及省專精特新企業,分別按照上年度地方貢獻(以稅務局信息為準,實際繳納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形成的地方財政貢獻,下同)的15%、10%、10%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不超過50萬元、40萬元、20萬元。
申報條件:2022年獲得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專精特新冠軍企業、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的企業。
省級政策:專精特新企業省級獎補
政策內容:(1)獎補省認定的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免申即補,對省認定的專精特新冠軍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80萬元。(2)獎補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免申即補,對獲得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
蚌埠市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條件標準
一、認定條件
同時滿足以下四項條件即視為滿足認定條件:
(一)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2年以上。
(二)上年度研發費用總額不低于100萬元,且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不低于3%。
(三)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1000萬元以上,或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1000萬元以下,但近2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達到2000萬元以上。
(四)評價得分達到60分以上或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 近三年獲得過省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三;或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五。
2. 近兩年研發費用總額均值在1000萬元以上。
3. 近兩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6000萬元以上。
4. 近三年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0強企業組名單。
蚌埠市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評價指標
包括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創新能力四類十四個指標,評價結果依分值計算,滿分為100分。
(一)專業化指標(滿分25分)
1. 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滿分5分)。
A.80%以上(5分)
B.70%-80%(3分)
C.60%-70%(1分)
D.60%以下(0分)
2.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滿分10分)。
A.10%以上(10分)
B.8%-10%(8分)
C.6%-8%(6分)
D.4%-6%(4分)
E.0%-4%(2分)
F.0%以下(0分)
3.從事特定細分市場年限(滿分5分)。
每滿2年得1分,最高不超過5分。
4.主導產品所屬領域情況(滿分5分)。
A.在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取得實際成效(5分)
B.屬于工業“六基”領域、中華老字號名錄或企業主導產品服務關鍵產業鏈重點龍頭企業(3分)
C.不屬于以上情況(0分)
(二)精細化指標(滿分25分)
5.數字化水平(滿分5分)。
A.三級以上(5分)
B.二級(3分)
C.一級(0分)
6.質量管理水平(每滿足一項加3分,最高不超過5分)。
A.獲得省級以上質量獎榮譽
B.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獲得ISO9001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C.擁有自主品牌
D.參與制修訂標準
7.上年度凈利潤率(滿分10分)。
A.10%以上(10分)
B.8%-10%(8分)
C.6%-8%(6分)
D.4%-6%(4分)
E.2%-4%(2分)
F.2%以下(0分)
8.上年度資產負債率(滿分5分)。
A.50%以下(5分)
B.50%-60%(3分)
C.60%-70%(1分)
D.70%以上(0分)
(三)特色化指標(滿分15分)(由安徽省自主設定)
9.屬于本省重點產業領域情況(滿分6分)。
A.屬于農林領域的重點企業(6分)
B.屬于制造業領域的重點企業(6分)
C.屬于住建領域的重點企業(6分)
D.屬于服務業領域的重點企業(6分)
E.以上都不屬于(0分)
10.企業獲得相關領域特色稱號情況(滿分9分)。
A.企業獲得農業(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范基地、生態農場等農林領域省級以上榮譽或稱號(9分)
B.企業獲得企業技術中心、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三首”等工業信息化領域省級以上榮譽或稱號(9分)
C.企業獲得省優秀建筑業企業、省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華夏獎、省優質工程獎、省優秀勘察設計獎等住建領域省級以上榮譽或稱號(9分)
D.企業獲得省現代服務業30強企業、4A級及以上物流企業和星級冷鏈物流企業、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企業、省級服務業集聚區及集聚示范區龍頭企業、省級服務業改革創新試點區域內重點承載企業、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商標品牌示范企業、安徽老字號、安徽出口品牌等服務業領域省級以上榮譽或稱號(9分)
E.企業獲得其他省級以上榮譽或稱號(9分)
F.企業獲得所在行業領域市級榮譽或稱號(6分)
G.以上均無(0分)
(四)創新能力指標(滿分35分)
11.與企業主導產品相關的有效知識產權數量(滿分10分)。
A.I類高價值知識產權1項以上(10分)
B.自主研發I類知識產權1項以上(8分)
C.I類知識產權1項以上(6分)
D.II類知識產權1項以上(2分)
E.無(0分)
12.上年度研發費用投入(滿分10分)。
A.研發費用總額500萬元以上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10%以上(10分)
B.研發費用總額400-500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8%-10%(8分)
C.研發費用總額300-400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6%-8%(6分)
D.研發費用總額200-300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4%-6%(4分)
E.研發費用總額100-200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3%-4%(2分)
F.不屬于以上情況(0分)
13.上年度研發人員占比(滿分5分)。
A.20%以上(5分)
B.10%-20%(3分)
C.5%-10%(1分)
D.5%以下(0分)
14.建立研發機構級別(滿分10分)。
A.國家級(10分)
B.省級(8分)
C.市級(4分)
D.市級以下(2分)
E.未建立研發機構(0分)
部分指標和要求說明
(一)指標中如對期限無特殊說明,一般使用企業近1年的年度數據,具體定義為:指企業上一完整會計年度,以企業上一年度審計報告期末數為準。對于存在子公司或母公司的企業,按財政部印發的《企業會計準則》有關規定執行。
(二)所稱擁有自主品牌是指主營業務產品或服務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產品或服務品牌已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正式注冊。
2.產品或服務已經實現收入。
(三)所稱“Ⅰ類知識產權”包括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均不包含轉讓未滿1年的知識產權)。
(四)所稱“Ⅰ類高價值知識產權”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在海外有同族專利權的發明專利或在海外取得收入的其他Ⅰ類知識產權,其中專利限G20成員、新加坡以及歐洲專利局經實質審查后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
2.維持年限超過10年的Ⅰ類知識產權。
3.實現較高質押融資金額的Ⅰ類知識產權。
4.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或中國專利獎的Ⅰ類知識產權。
(五)所稱“Ⅱ類知識產權”包括與主導產品相關的軟件著作權(不含商標)、授權后維持超過2年的實用新型專利或外觀設計專利(均不包含轉讓未滿1年的知識產權)。
(六)所稱“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是指在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臺完成數字化水平免費自測。
(七)所稱“重大安全(含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質量、環境污染等事故”是指產品安全、生產安全、工程質量安全、環境保護、網絡安全等各級監管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解釋,部門規章以及地方法規等出具的判定意見。
(八)所稱“股權融資”是指公司股東稀釋部分公司股權給投資人,以增資擴股(出讓股權不超過30%)的方式引進新的股東,從而取得公司融資的方式。
(九)所稱“合格機構投資者”是指符合《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令第39號)或者《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證監會令第105號)相關規定,按照上述規定完成備案且規范運作的創業投資基金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十)所稱“主導產品”是指企業核心技術在產品中發揮重要作用,且產品收入之和占企業同期營業收入比重超過 50%。
(十一)所稱“省級科技獎勵”包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獎的一、二、三等獎;“國家級科技獎勵”包括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以及國防科技獎。
(十二)如無特殊說明,所稱“以上”“以下”,包括本數;所稱的“超過”,不包括本數。在計算評價指標得分時,如指標值位于兩個評分區間邊界上,按高分計算得分。
(十三)本辦法部分指標計算公式
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企業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企業上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2。
企業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企業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總額-企業上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總額)/企業上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總額*100%。其他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計算方法以此類推。
(十四)所稱“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結果為準;所稱“嚴重失信主體名單”以信用中國查詢結果為準。
(十五)所稱“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0強企業組名單是指該大賽2021年以來正式發布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