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級新產品鑒定申報條件
?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申報條件
.
本文整理了湖北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指南,其中包括申報條件、申報流程、申報獎勵補貼等有關內容,想要申報的企業單位可以了解一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歡迎致電咨詢。
政策咨詢熱線:18709834578(v同)
一、重點領域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導產品應優先聚焦制造業短板弱項,符合《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從事細分產品市場屬于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關鍵基礎材料;或符合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戰略重點產業領域;或屬于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產品;或圍繞重點產業鏈開展關鍵基礎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攻關;或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創新產品;或屬于我省或各市(州)重點鼓勵發展的支柱和優勢特色產業等領域。
二、申報條件
(一)基本條件。
1.在湖北省境內工商注冊登記、連續經營3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的中小企業,且屬各市州重點培育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或其他創新能力強、市場競爭優勢突出的中小企業。
2.堅持專業化發展戰略,長期專注并深耕于產業鏈某一環節或某一產品,能為大企業、大項目提供關鍵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產品,或直接面向市場并具有競爭優勢的自有品牌產品。
3.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和研發投入,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內部管理等方面不斷創新并取得比較顯著的效益,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廣價值。
4.重視并實施長期發展戰略,公司治理規范、信譽良好、社會責任感強,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注重綠色發展,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有較好的品牌影響力,具備發展成為相關領域國際知名企業的潛力。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企業,不得被推薦:申請過程中提供虛假信息的;近三年發生過重大安全、質量、環境污染事故的;有偷漏稅或其他違法違規、嚴重失信行為的。
(二)專項條件。
1.經濟效益。截至上年末的近2年中至少有一年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的增長率達到5%以上,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80%。
2.專業化程度。截至上年末,企業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3年及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達70%以上;主導產品在國內細分行業中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
3.創新能力。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含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下同)1項及以上或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5項及以上;自建或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設立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等環節,至少1項核心業務采用信息系統支撐。
4.經營管理。企業擁有自主品牌;取得相關管理體系認證,或產品生產執行國際、國內、行業標準,或是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產品認證(國際標準協會行業認證)。
(三)分類條件。
1.上年度營業收入在5000萬元及以上,且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2.5%。
2.上年度營業收入不足5000萬元,同時滿足近2年內新增股權融資額(實繳)8000萬元(含)以上,且研發投入經費3000萬元(含)以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例50%(含)以上,創新成果屬于本通知“重點領域”細分行業關鍵技術,并有重大突破。
三、組織實施
(一)推薦和初核。由市州組織企業填寫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請書(附件1),并對照標準、嚴格把關,參考“佐證材料”(附件2)進行初審核實,提出推薦意見。已列為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或產品的企業,不再推薦。
(二)審核公布。我廳組織對各地上報的推薦材料進行審核。根據審核結果,確定并發布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三)申報方式。
1.申報采取網上填報與紙質報送相結合的方式,實行網上常態化申報,省經信廳定期通報各地申報情況,分期分批組織評審。
2.企業通過線上系統報送。
四、獎勵補貼
(一)對獲批國家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市級財政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獎勵。
(二)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開展高價值專利組合培育,對符合條件的項目,一次性給予50萬元支持。
(三)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智能化改造,對認定為全球燈塔工廠、市級標桿智能(鏈主)工廠、市級智能化改造示范項目的企業分別給予1000萬元、500萬元、200萬元一次性獎勵。
(具體獎勵補貼以當年政策為準)
(四)對“專精特新”企業因增資擴產需要新增建設用地的,支持保障其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對租用標準工業廠房的,對租金給予一定優惠。
(五)實施“武漢英才計劃”“千企萬人支持計劃”,建立“專精特新”企業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引進培育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水平科技研發團隊。
(六)開展“千名行長進千企”,對接服務“專精特新”企業融資需求,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納入擬掛牌、上市后備企業名單,搶抓北京證券交易所風口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