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級新產品鑒定申報條件
?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申報條件
.
為更好的服務大數據企業,促進我市大數據產業發展,根據《關于印發<淮南市大數據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淮數資〔2020〕7號)和淮南市地方標準《大數據企業認定規范》(DB 3404/T 1-2020),現將2020年度淮南市大數據企業認定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范圍
1.企業在淮南市注冊、納稅,具備固定經營場所,依法誠信經營,無不良記錄。
2.企業經營范圍屬于《淮南市大數據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附件1)規定的四種類型之一,并能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二、申報材料
1.大數據企業認定申請表(附件3);
2.大數據企業申請報告(包括企業簡介、企業提供大數據產品或服務的情況、企業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研發和經營管理活動的情況等,具體內容請參考附件2中的大數據企業認定評價指標,并按順序編寫);
3.對上述申請報告的證明材料(無相關證明材料不得分);
4.企業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復印件;
5. 企業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增值稅申報表和企業所得稅申報表(企業實際經營年限不足一年的提供經營期間對應材料);
6. 企業對申請材料真實性、合法性負責的聲明;
7. 其他需提供的申報材料。
8.涉密企業,須將申報材料做脫密處理,確保涉密信息安全。
三、認定程序
(一)申報。企業對照本辦法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向所在縣區數據資源主管部門提出認定申請,并提交申報材料電子版及紙質版一式兩份;
(二)初審。各縣區數據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對企業提交的材料進行初審,對材料缺失等情況應一次性通知企業進行補充,對于審核未通過的向企業說明原因。對于審核通過的,出具推薦意見書并將企業申報材料紙質版及電子版提交市數據資源管理局進行復審;
(三)專家評審。市數據資源局組織專家評審會,對企業申報材料進行評審,并提出評審意見;
(四)認定和公示。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結合專家組意見,對申請企業進行綜合審查,提出初步認定名單,并在市數據資源管理局門戶網上公示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的,按程序發文認定,在市數據資源管理局門戶網上公布終認定結果。
四、有關注意事項
1.各縣區(園區)數據資源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申報工作,根據通知要求切實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組織企業積極申報;
2.申報企業應客觀、如實、完整地填寫申報材料,不得空項、漏項。申報材料弄虛作假的,一經發現將取消申報資格;
3. 各縣區(園區)數據資源主管部門要對申報項目審核后,于12月7日前將推薦意見書、企業申報資料(含電子版)一式二份報送市數據局產業發展科,逾期不予受理。
淮南市大數據企業申報代理咨詢:0551-65300128
淮南市大數據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培育和扶持大數據企業發展,推動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依據國務院《關于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安徽省“十三五”軟件和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淮南市“十三五”信息化發展規劃》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大數據企業是指在淮南市注冊,自身掌握并運用大量數據,或提供大數據相關產品和服務,或應用大數據技術指導生產經營的企業。根據類型不同,分為服務類企業、生產類企業、資源類企業、衍生類企業。
第三條 大數據企業認定工作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由企業自愿申報。
第二章 組織實施
第四條 淮南市數據資源管理局負責對淮南市大數據企業認定工作進行指導、管理和監督等,是淮南市大數據企業認定的主管部門,牽頭組織審核、認定大數據企業,其主要職責為:
(一)負責我市大數據企業認定的有關標準和政策的制定和執行;
(二)承擔我市大數據企業認定的組織和領導工作,負責我市大數據企業認定過程中的監督和管理;
(三)負責大數據企業認定的備案管理,公布認定的大數據企業名單;
(四)處理大數據企業認定管理事項中的重大爭議,對所發現的問題進行指導整改;
(五)強化淮南市大數據產業統計分析能力,建立我市大數據企業名單,為大數據企業在獲得政府獎補的過程中提供相關服務;
(六)對大數據企業違反本辦法,虛構事實申請認定或認定程序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決定取消認定或采取相關整改措施;
(七)其他保證大數據企業認定工作正常開展的相關職責。
第三章 認定標準
第五條 企業在淮南市注冊、納稅,具備固定經營場所, 依法誠信經營,無不良記錄。
第六條 申報大數據企業應屬于以下四種類型之一,并滿足相關條件。
(一)服務類企業:主營業務為提供與大數據有關的信息技術服務。包括采集、存儲、計算、分析、應用、咨詢管理以及標準研制、大數據整體解決方案等服務。
(二)生產類企業:從事與大數據產業有關的軟、硬件產品的生產、開發和銷售。包括信息系統、算法模型、大數據平臺等軟件產品,和數據存儲、傳輸、采集等硬件設備以及相關的智能化產品。
(三)資源類企業:自身掌握大量數據,并進行處理產生價值,同時運用在企業內外部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
(四)衍生類企業:企業重視信息化建設,通過項目建設或購買服務,推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產經營融合發展,并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第四章 認定程序
第七條 大數據企業認定按照申報、審核、公示、認定的程序進行。
(一)申報。企業對照本辦法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向所在縣區數據資源主管部門提出認定申請, 并提交下列材料:
1. 大數據企業認定申請表;
2. 大數據企業申請報告(包括企業的基本情況、企業提供大數據產品或服務的情況、企業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研發和經營管理活動的情況、企業發展前景和規劃以及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與競爭優勢評價等);
3. 企業從事大數據有關業務的證明材料(包括專項審計
報告、知識產權證明、采購合同發票、相關資質證書、項目核準或備案文件及其他能夠證明企業屬于第五條四種類型的材料);
4. 企業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不動產權證或房屋租賃合同復印件;
5. 企業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增值稅申報表和企業所得稅 申報表(企業實際經營年限不足一年的提供經營期間對應材料);
6. 企業對申請材料真實性、合法性負責的聲明;
7. 其他需提供的申報材料。
8. 涉密企業,須將申報材料做脫密處理,確保涉密信息安全。
(二)初審。各縣區數據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對企業提交的材料進行初審,對于審核通過的,出具推薦意見書并將企業申報材料提交市數據資源管理局進行復審;
(三)復審。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在專家庫中進行隨機抽取,組成專家組對企業申報的材料進行復審,并提出評審意見;
(四)認定和公示。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結合專家組意見, 對申請企業進行綜合審查,提出初步認定名單,并在市數據資源管理局門戶網上公示 5 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的,按程序發文認定,在市數據資源管理局門戶網上公布終認定結果。
第五章 服務管理
第八條 經本辦法認定的大數據企業,納入淮南市大數據企業名錄,進行分類管理、動態跟蹤,并作為淮南市大數據產業有關政策扶持的重點對象。
第九條 通過認定的大數據企業,其有效期為 2 年,失效后可提出復審認定。大數據企業應在期滿前 3 個月內提出復審申請,不提出復審申請或復審不合格的,其大數據企業資格到期自動失效。
第十條 對已認定的大數據企業,出現以下情形,由淮南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取消其大數據企業資格。
(一)生產經營范圍發生變化,不再屬于第五條四種類型的企業;
(二)發生重大責任事故、重大群體性事件;
(三)有偷漏稅、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被列入失信“黑名單”;
(四)被新聞媒體曝光,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五)其他應當取消資格的違法違規行為。
第六章 其 他
第十一條 本辦法由淮南市數據資源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十二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 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