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級新產品鑒定申報條件
?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申報條件
.
為樹立典型,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示范帶動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又好又快發展,經研究決定,評選2020年巢湖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農場,現將申報評選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
市級示范家庭農場須符合《關于印發〈合肥市市級示范家庭農場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合農〔2015〕140號)規定的標準與要求。市級示范農民合作社須符合《關于印發〈合肥市市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認定和監測辦法(暫行)〉的通知》(合農〔2016〕94號)規定的標準與要求。
除符合上述規定條件外,還要具備以下條件:
1.依法完成2019年度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2020年成立的除外)年報信息公示,且未被工商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要提供同級工商部門出具的證明),家庭農場須完成家庭農場名錄系統填報;
2、家庭農場須提供2019年度(全年匯總表一份)及2020年截止10月份基礎臺賬;
3、具有常年對應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輔導員(要注明相關信息和聯系方式,提供輔導員所在單位出具的證明)。
二、申報資料
1、申報市級示范社需提供以下資料:
⑴巢湖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市級示范社申報表(須蓋章);
⑵合作社發展情況介紹(包括基本情況、運行機制、主要工作、發揮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效等);
⑶有發起人簽名蓋章的內容規范的合作社章程;
⑷合作社審核批復和注冊登記證書、營業執照等復印件;
⑸合作社各項管理制度(包括財務管理制度);
⑹當年帶動農戶的生產、經營、服務記錄;
⑺合作社上一年度資產負債表、盈余分配表和利潤分配表;
⑻合作社近年來獲得的名特優產品證書,“三品”認定認證證書,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的產品注冊商標證書以及獲得表彰獎勵的相關文件復印件等;
⑼有土地流轉的合作社需提供規范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復印件;
⑽有成員本人簽名的成員花名冊和聯系方式;
⑾鄉鎮公示情況及其他證明材料。
2、申報市級示范家庭農場需提供以下資料:
⑴巢湖市示范家庭農場申報表(須蓋章);
⑵工商登記證明材料(營業執照復印件);
⑶家庭農場情況介紹;
⑷2019年度會計報表及2020年截止10月份會計報表;
⑸2019年家庭農場年度總結及2020年截止10月份總結;
⑹土地流轉相關證明文件;
⑺家庭農場從業人員身份證明(復印件);
⑻注冊商標相關證明(復印件);
⑼家庭農場相關制度;
⑽與超市、配送中心、企業存在產銷對接的證明材料(復印件);
⑾產品認證的相關證明材料(復印件);
⑿鄉鎮公示情況及其他證明材料。
上述申報材料各一式兩份:報送鄉鎮(街道)農業綜合服務站,經初審公示后留存1份;鄉鎮政府審核同意后,上報市農業農村局備案1份(另要報電子檔)。
三、申報程序
1. 各鄉鎮、街道各申報2家合作社和3家家庭農場(多報無效),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有負責人或主要成員被認定為職業農民的優先推薦;
2. 各申報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嚴格對照創建標準完善各項制度,進一步開展創建活動。11月下旬市農業農村局將組成評審組開展評審認定。審定并公示無異議后,以巢湖市農業產業化指導委員會文件公布評選結果。
3. 對貧困戶用工、帶動貧困戶產業發展以及從事糧食類生產經營的申報主體優先推薦。
四、有關要求
1、各鄉鎮、街道要嚴格把關,對推薦材料的真實性負責,要好中選優,把真正符合標準的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推薦上來,杜絕弄虛作假。
2、申報時間:2020年11月21日前鄉鎮上報申報材料,逾期不逾受理。
代理申報免費咨詢電話:0551-65318129
http://www.hfwt.cn/projects/hefeishiliangchuangchan.html
巢湖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創建標準
一、依法登記設立。經工商部門依法登記并有效運行1年以上,合作社法人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齊全,有獨立的銀行賬號、固定的辦公場所、成員花名冊、專業合作社牌匾。
二、產業優勢明顯。種植類合作社:糧油、果蔬、蠶桑、苗木花卉等種植類專業合作社入社成員數達到100人以上,統一生產經營面積露地種植達500畝以上,或水生種植300畝以上,或設施栽培70畝以上的。養殖類合作社:畜禽、水產養殖業合作社或畜禽水綜合養殖合作社,入社農戶100戶以上,至少有2個以上規模養殖基地(場)、或1個標準化養殖基地。其中,畜禽、水產養殖業合作社的年飼養規模為:生豬8000頭,奶牛300頭,肉牛800頭,肉羊2000頭,肉雞50萬只,蛋雞5萬只,鴨(鵝)2萬只以上,水產養殖水面達到500畝以上。畜禽水產綜合養殖合作社的年飼養規模,不少于從事上述產業的60%。土地流轉類合作社:入股農戶在100戶以上,入股土地100畝以上,成員年保底收益每畝500元以上。服務類合作社:植保、加工、運輸等服務類合作社,成員100人以上,年產值(或經營收入)300萬元以上。植保類合作社年病蟲害防治面積達1萬畝次以上。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數20個以上,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大型植保機械、插秧機等達到20臺以上,農業機械資產原值達到150萬元以上,年提供作業服務面積達到1萬畝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申報:社員戶數須達500戶以上,且當年帶動農戶500戶以上。
三、運行機制規范。一是組織機構健全。有成員的入社申請,成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組織機構健全。根據生產經營和管理需要,合理設置內部管理機構,并建立健全崗位管理制度。各項檔案資料保管規范。二是管理制度完善。有完善的合作社章程,按照《合肥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管理示范制度(試行)》要求,結合本社實際,建立健全可操作性的相關內部管理制度并懸掛于醒目位置,各項管理制度執行有完整記錄。三是民主管理規范。“三會”日常工作開展正常,成員(代表)大會每年至少召開1次,理事會、監事會每季度至少召開1次;會議記錄真實完整。成員入社退社自由,并依程序登記和管理。四是財務管理規范。執行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單獨建賬核算,成員和非成員分開核算,編制的會計報表準確,賬務公開。有完整的成員賬戶、專(兼)職財會人員、年度業務報告,盈余分配方案和會計賬簿。五是利益分配合理。建立健全符合本合作社實際的利益分配機制。成員出資、股金、公積金份額、交易情況等成員個人賬戶記錄完整準確。如有二次返利的,還需在成員賬戶中記載。
四、經營服務完善。一是統一生產服務。圍繞當地優勢特色產業生產經營,統一生產安排和農資供應,統一開展產、加、銷等服務及技術培訓指導和信息服務。每年組織培訓不少于2次并有據可查。合作社對成員的農產品收購價格和農資供應價格合理并與成員簽訂合同。二是統一質量標準。圍繞合作社從事的主導產業(或主營業務),統一制訂、實施生產技術規程和產品質量標準,產品質量檢測和追溯等監管制度健全并落實。三是積極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做好產品商標注冊和品牌包裝。食用農產品生產、加工合作社應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認證,并建立健全生產記錄檔案。四是開展信息化建設。有電腦等硬件設備,有合作社網頁,有2-3名專(兼)職信息員(其中1名合作社負責人),逐步開展信息化管理和服務。
五、成員增收明顯。合作社成員戶均增收500元以上;帶動非成員戶參與合作社相關生產經營活動達到100戶以上。
六、依法誠信經營。無重大生產、質量安全事故、行業通報批評、媒體曝光等不良記錄。
七、不重復認定。對已獲得市級示范社稱號,因改組、更名及新設分支機構的合作社不再申報(依法成立合作社聯合社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