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級新產品鑒定申報條件
?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申報條件
.
依據淮北市現行的各項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相關政策文件,市“四送一服”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分類提煉成科技創新、財政獎補、降成本等共75條政策“干貨”,匯編形成《淮北市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清單(2020年10月版)》。其中淮北市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清單之財政獎補支持政策(52條),詳情如下。
淮北市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清單(2020年10月版)
二、財政獎補支持政策(52條)下
44.在鎮(街道)村(社區)建設布局電商快遞綜合(經營3個品牌以上)服務網點,每建成一處,經驗收合格,可享受1萬元資金補助;經營單一品牌業務的網點,每建成一處,經驗收合格,由縣區政府給予0.2萬元資金補助。
45.凡在市(縣、區)政府批準設立,經市電商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驗收合格的電商快遞園區經營快遞業務的郵政速遞(快遞)企業從園區發出快遞包裹(快件),每發出1件(以系統面單數為準),由園區所屬政府給予0.1元資金獎補。
46.支持新建項目。對固定資產投資(不含土地價款,下同)1億元及以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類項目關鍵設備購置進行補助,補助比例為購置金額的5%,單個項目補助高可達500萬元。對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及以上且引領帶動全市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類項目,市、縣區聯合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持。
47.獎勵重大項目團隊。對3年累計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億元及以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類項目,分別給予企業管理技術團隊和招商團隊獎勵,其中:3億元及以上、5億元以下的,分別獎勵50萬元;5億元及以上、10億元以下的,分別獎勵100萬元;10億元及以上的,分別獎勵200萬元。項目投產后,先兌現30%獎勵資金;項目達產后,再兌現70%獎勵資金。資金獎勵到所在縣區,由縣區政府制定具體獎勵方案。
48.支持企業境外并購。對本市企業實施境外企業并購,其獲取的新技術符合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且在市內轉化投資新建項目的,按并購標的額的5%進行補助,單項并購補助高可達500萬元,同時境內建設項目不再享受其他條款政策。
49.支持高新技術企業成長。對規模以下高新技術企業首次達到規模以上的,市級財政按照省獎勵資金金額的50%進行獎勵。對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億元的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近3年主要貢獻指標年均增速不低于20%、上一年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增速的,市級財政按照省獎勵資金金額的50%進行獎勵。
50.運用基金支持。設立總規模50億元市“三重一創”產業發展基金,市政府每年出資1億元作為引導資金。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的原則,采取階段參股、直接投資、跟進投資等方式,主要投向重大新興產業基地、重大新興產業工程中處于成長期和成熟期的項目。對資金需求量大、引領作用強的產業,市、縣區合作建立專項產業投資基金給予支持。不在基地范圍內,符合條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和制造類項目可享受上述政策。
51.對新認定的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省級特色商業街區,從市產業引導資金中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認定的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園區,從市產業引導資金中給予高1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52.對市內省屬企業、制造業企業分離后新設立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年營業收入首次達到800萬元以上且服務5家以上制造業企業的,從市產業引導資金中給予原市內省屬企業、制造業企業高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分離前制造業企業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對分離后新設立的科技研發類企業,可享受與高新技術企業同等的扶持政策。
53.對首次進入全國服務業500強的市內注冊企業,從市產業引導資金中給予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首次晉升5A、4A、3A級的市內注冊物流企業,從市產業引導資金中分別給予50萬元、4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淮政〔2018〕54號,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咨詢電話:3198597)
54.對新引進的國際性、全國性、區域性服務業企業總部及國內100強企業研發中心、銷售中心、采購中心、結算中心等功能性總部,從市產業引導資金中給予一定資金獎勵,同時在土地、稅收等方面,按照“一企一策”原則予以支持。
55.對新增入庫的規模(限額)以上服務業企業,或年營業收入增速超過20%的規模(限額)以上服務業企業,從市產業引導資金中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工商戶轉為服務業法人企業并納入統計的,從市產業引導資金中給予3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允許其連續3年按原納稅標準交稅。
56.對列入省委、省政府調度的現代服務業重大項目,可以按照規定申請使用省級預留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對納入市重點項目年度投資計劃的其他服務業項目,可以申請使用市級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現代服務業重大項目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經市、縣政府批準后可以依法分期繳納土地出讓金。
57.鼓勵具備條件的服務業企業“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等建設和國際合作,對外投資金額500萬美元以上服務業企業,從市產業引導資金中給予一定資金獎勵。對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服務貿易類),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
58.成功獲批省級綜改試點的,從市產業引導資金中給予高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成功獲批級改革試點的,從市產業引導資金中給予高3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59.對成功在境內外證券交易所首發上市的企業,市財政給予獎勵200萬元。對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的企業,市財政給予獎勵100萬元。積極支持優質民營企業發債融資,鼓勵以大中型企業為主體發行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支持發行創業投資類企業債券,對成功通過發行債券融資的中小企業,按照發行額度的1.5%,給予高4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鼓勵中小微民營企業在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融資,市財政對在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企業給予獎補4萬元,受益縣區(園區)給予獎補5萬元。對在全國股轉系統和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股權融資的企業且募集資金80%投資于我市的,市財政按融資額1%給予高不超過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60.支持智能化改造。對年度購置工業機器人(自由度≥4)的企業,按購置金額高10%給予一次性補助,單個企業補助高200萬元。對申請經及省備案的專業化服務機構,開展技術、產品、工藝、信息化等對標診斷服務的企業,按診斷服務費用高50%,給予高10萬元的補助。對新獲得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應用)項目,給予企業1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經省新認定的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分別給予企業5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61.支持兩化融合。對實施“深度上云”并通過評定的企業,給予1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新獲得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工業互聯網類試點示范企業和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分別給予級50萬元、省級3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新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新獲得優秀工業APP和工業APP創新應用示范、工業APP優秀解決方案的企業,分別給予級20萬元、省級1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62.支持精品制造。對主持制定(排名前三位)國際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下同),分別給予每個標準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新獲得(新認定)的中國質量獎、中國工業大獎、省政府質量獎、中國馳名商標,分別給予1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新認定的“安徽工業精品”、省級新產品、省制造業高端品牌培育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6萬元、1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新認定的省級商標品牌示范區和示范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標準化示范企業、質量標桿企業,分別給予級50萬元、省級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消費品工業“三品”示范企業、企業技術中心、工藝美術大師示范工作室,分別給予級50萬元、省級30萬元、市級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63.支持綠色制造。對工業企業實施節能節水改造、工業清潔生產、工業污染防治、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節能信息化服務平臺等項目,按固定資產投資高10%,給予高2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新認定的綠色工廠,分別給予級50萬元、省級30萬元、市級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級綠色設計產品、綠色供應鏈,分別給予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產品、裝備、技術、項目列入當年《安徽省工業領域節能環保產業“五個一百”推介目錄》的工業企業,單款產品、裝備、技術、項目給予高1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單個企業獎補數量多3個。
64.支持服務型制造。對新認定的服務型制造企業(平臺)、工業設計中心,給予級50萬元、省級30萬元、市級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在、省工業設計大賽中獲獎的企業或單位,按照大賽所獲獎金高30%給予獎補。對經政府部門批準獨立舉辦工業設計賽事的,按賽事舉辦費用高50%,給予高30萬元的補助。
65.支持信息產業發展。對新落戶我市的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軟件百強企業、互聯網百強企業,給予1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首次進入安徽省重點電子信息、軟件企業名單的企業,給予3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新獲得省級優秀智能硬件產品的企業,按省獎補資金高50%,給予每個產品高不超過2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單個企業獎補數量多3個。對新評定的級新型信息消費示范項目,對新認定的省級新型信息消費體驗中心、新型信息消費創新產品,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6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同一企業只獎補一個。
66.支持“專精特新”發展,對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20萬元;對市認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每戶一次性獎補10萬元;對本年度認定的優質小微企業,按銀行同期基準利率給予上一年新發生流動資金貸款利息50%貼息。
67.支持創業創新,對級、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20萬元;對獲得“創客中國”安徽省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安徽省工業設計大賽一、二、三等獎的項目,分別給予獎補20萬元、10萬元、5萬元。支持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對獲得級、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20萬元;支持融資服務體系建設,對在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每戶給予一次性獎補10萬元。
68.扶持小微企業提檔升級,獎補“小升規”,對當年新增認定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市財政給予企業6萬元一次性獎補;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對當年新進入全省民營企業100強的工業企業,給予管理團隊20萬元一次性獎補。
69.弘揚企業家精神。對本年度由市發展民營經濟領導小組組織評選出的全市優秀民營企業和優秀民營企業家給予一定獎勵,具體獎勵金額按照評選表彰辦法等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