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級新產品鑒定申報條件
?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申報條件
.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科技支持“六穩”、“六保”作用,加強重大關鍵技術攻關,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依據《銅陵市創新創業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2020年修訂)》(銅政辦〔2020〕6號),現就開展2020年度銅陵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政策咨詢熱線:15855199550,0551-65300586
一、項目類別與支持領域
(一)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
1、高新領域:重點項目5項,一般項目10項,每項支持金額10-20萬元。
2、農業領域:2019年度市考核優秀的科技特派員工作站項目4項,其他重點項目2項,一般項目6項,每項支持金額5-10萬元。
3、社會發展領域:
(1)定向委托類項目2項,其中“銅基新材料產業規劃類專利導航”50萬元,“銅陵市基層科普行動計劃”10萬元。
(2)衛生健康類項目10項,每項支持金額3-5萬元。
(3)其他重點項目2項,一般項目4項,每項支持金額5-10萬元。
(二)鄉村振興計劃
重點項目2項,一般項目6項,每項支持金額5-20萬元。
(三)科技扶貧專項
重點項目5項,一般項目16項,每項支持金額5-10萬元。
二、申報范圍與支持條件
1、在銅陵市區域范圍內注冊1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及其他事業單位(定向委托類項目除外),不接受個人申請。其中申報鄉村振興計劃的企業(含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2019年產值須達到300萬元及以上;申報科技扶貧專項的企業(含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應具有良好的經營能力,在本縣、區有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吸納貧困戶就業、幫助脫貧致富能力較強。
2、申報項目原則上必須符合項目申報指南規定的領域和支持方向,項目實施周期一般為2年。
3、科技扶貧專項僅限于樅陽縣、郊區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申報,項目實施周期一般為1年,長不超過2年。
4、申報鄉村振興計劃項目指南中“科技扶貧培訓綜合集成技術”的單位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企業具有長期從事相關專業或領域研究的工作基礎和明顯的技術優勢;二是擁有一支應用研發能力較強的技術隊伍;三是從事一線農業技術應用指導的中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占本企業職工總數不少于20%。
5、項目申報單位為規模以上企業的,2019年度研發經費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不低于2.0%;項目申報單位為高校、科研機構的,2019年度研發經費投入不低于50萬元。
6、項目申報單位應保證項目配套資金足額到位(定向委托類項目除外)。其中高校、科研機構、醫院申報的項目自籌資金應不低于項目研發總投入的50%;申報科技扶貧專項企業自籌資金應不低于項目研發總投入的60%;申報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和鄉村振興計劃企業自籌資金應不低于項目研發總投入的70%。
7、正在承擔、省、市科技計劃在研項目的單位(高校、科研機構、醫院除外)不得申報。銅陵農業科技園區已安排專項資金,園區內企業不再安排申報本年度項目。符合多個項目類別申報條件的單位(高校、醫院除外),原則上只能選擇一個類別申報一個項目。通過其它渠道已申報或已獲得市財政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不得重復申報。
8、項目主持人應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年齡不超過56周歲(1964年10月31日后出生)。主持人原則上應為項目申報單位職工,如非申報單位職工,須與申報單位簽訂正式聘用合同,且項目實施期間在申報單位從事研發工作時間每年不少于3個月。
9、每個申報項目僅限一個承擔單位和一個項目主持人,個人不得同時申請主持兩個以上項目。申報時尚在主持省、市科技計劃項目的人員,不得再申請擔任主持人。
10、科研誠信記錄良好,未被其他部門列入失信被執行主體聯合懲戒名單。
在形式審查中發現有違背上述10項條件之一的申報項目,取消其參加專家評審資格。申報同一類別的項目在同等條件下,與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的項目優先立項;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高新領域優先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省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企業以及填報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企業。
三、項目推薦與報送方式
1、項目推薦
(1)市屬有主管部門的申報單位由主管部門推薦,無主管部門的申報單位或市直單位自行推薦;
(2)央屬、?。ú浚賳挝蛔孕型扑];
(3)其他申報單位按屬地原則由縣、區和銅陵經開區科技主管部門推薦。
各縣(區)科技局、歸口管理部門(指具有推薦權的中央、省屬高校院所和有關單位等,下同)按照指南要求,認真組織推薦。組織推薦要嚴格對照條件,對同一申報類別的項目進行排序,公開透明規范,并接受監督。
2、報送方式
項目申報單位認真填寫銅陵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書,申報書A4紙打印與附件證明材料一起裝訂成冊(一式2份)報縣(區)科技局或歸口管理部門。各縣(區)科技局、歸口管理部門匯總后,于2020年10月27-28日統一集中報送至市政務服務中心(銅陵市銅官區湖東路666號)綜合大廳51號窗口,逾期不予受理。報送材料包括:推薦函、推薦項目清單、項目申報書及附件證明材料(一式2份)。其中:
10月27日:義安區、郊區、銅陵經開區;
10月28日:銅官區、樅陽縣、其他歸口管理部門。
四、申報材料與裝訂順序
1、銅陵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書。
2、附件證明材料(在申報書后插頁附目錄清單):
(1)營業執照或法人登記證書。
(2)企業2019年度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
(3)規模以上企業在統計聯網直報平臺上填報的2019年科技研發投入607-1表,607-2表;本科高等學校2019年全國高等學校科技統計年報表(理、工、農、醫類)中的科技年報2表;科研院所2019年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業事業單位調查表中的JG1-08表。
(4)除規模以上企業外,其他科技型中小企業2019年度研發費用輔助帳匯總表。
(5)項目主持人身份證、學歷證書、學位證書、職稱證書、工作單位證明等,主持人非申報單位職工需提供與申報單位簽訂的正式聘用合同。
(6)與合作單位簽訂的項目合同或協議。
(7)近兩年開展相關科技研發活動及與申報項目相關的知識產權成果證明。
(8)與單位基本情況相關的其他證明材料等。
附件1:銅陵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書(2020年度)
項目類別: |
|
||||
項目名稱: |
|
||||
申報單位: |
(蓋章) |
|
|||
單位地址: |
|
|
|||
項目負責人: |
|
電子郵箱: |
|
||
手機號碼: |
|
聯系電話: |
|
||
歸口管理部門: |
|
||||
申報日期: |
|
一、單位基本情況
1、單位基本信息 |
|||||
單位名稱 |
|
||||
注冊所在地 |
|
||||
單位地址 |
|
||||
單位類型 |
|
統一社會 信用代碼 |
|
||
電子郵箱 |
|
單位電話 |
|
||
所屬技術領域 |
|
企業規模 |
|
||
是否建有 研發機構 |
□是 □否 |
□級 □省級 □市級 □企業自建 |
|||
是否有效期內 高新技術企業 |
□是 □否 |
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編號: |
|||
2、單位人員情況 |
|||||
法定代表人姓名 |
|
法定代表人電話 |
|
||
項目負責人姓名 |
|
負責人手機 |
|
||
職工總數(人) |
|
其中:直接從事研發人員數(人) |
|
||
其中:副高級職稱及以上(人) |
|
本科及以上學歷(人) |
|
||
3、單位財務狀況 |
|||||
上年固定資產總額(萬元) |
|
上年資產負債率(%) |
|
||
上年研發加計扣除減免稅(萬元) |
|
上年高新技術企業減免稅(萬元) |
|
||
上年營業(銷售)收入(萬元) |
|
上年實際上繳稅費總額(萬元) |
|
||
上年減免稅總額(萬元 ) |
|
上年研發經費支出總額(萬元) |
|
4、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情況 |
|||||||||||||||||||||||
是否開展產 學研活動 |
□是 □否 |
合作方區域 |
□省內 □省外 □境外 □國外 |
合作經費(萬元) |
|
||||||||||||||||||
合作單位 (多三家) |
序號 |
單位名稱 |
|||||||||||||||||||||
1 |
|
||||||||||||||||||||||
2 |
|
||||||||||||||||||||||
3 |
|
||||||||||||||||||||||
5、主營業務產品(技術) |
|||||||||||||||||||||||
序號 |
主要產品(技術)名稱 |
領域 |
|||||||||||||||||||||
1 |
|
|
|||||||||||||||||||||
2 |
|
|
|||||||||||||||||||||
3 |
|
|
|||||||||||||||||||||
6、知識產權情況 |
|||||||||||||||||||||||
上一年度申請數 |
上一年度授權數 |
||||||||||||||||||||||
發明 專利 |
實用 新型 |
軟件 著作 權 |
動植物 新品種 |
新藥 證書 |
PCT 申請 |
發明 專利 |
實用 新型 |
軟件 著作權 |
動植物 新品種 |
新藥 證書 |
|||||||||||||
|
|
|
|
|
|
|
|
|
|
|
|||||||||||||
上一年度主持(參與)標準情況 |
論文發表情況 |
||||||||||||||||||||||
國際 |
|
行業 |
地方 |
企業 |
發表總數 |
SCI論文 |
EI論文 |
||||||||||||||||
|
|
|
|
|
|
|
|
||||||||||||||||
人才引進培養情況 |
|||||||||||||||||||||||
引進副高級及以上 |
引進碩士 |
引進3人以上團隊 |
培訓人員 |
||||||||||||||||||||
|
|
|
|
上一年度新工藝 |
|
上一年度新產品 |
|
|
上一年度新業態 |
|
上一年度新裝置 |
|
|
單位累計擁有有效發明專利 |
|
農業示范推廣效益 |
|
|
近兩年單位開展研發活動(重大成果或創新成就)的典型案例(限1000字) |
|
二、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 |
|
|||||
歸口管理部門 |
|
項目起止日期 |
|
|||
所屬技術領域 (對應到指南中子項) |
|
|||||
項目聯系人姓名 |
|
聯系人手機 |
|
|||
該項目是否通過其它渠道已申報或已獲得市財政資金支持 |
□是 □否 |
項目申請金額 (萬元) |
|
|||
合作單位信息 |
||||||
單位1名稱: |
||||||
單位地址 |
|
合作單位性質 |
|
|||
合作形式 |
|
合作經費(萬元) |
|
|||
聯 系 人 |
|
電 話 |
|
|||
單位2名稱: |
||||||
單位地址 |
|
合作單位性質 |
|
|||
合作形式 |
|
合作經費(萬元) |
|
|||
聯 系 人 |
|
電 話 |
|
|||
項目簡述(限200字) |
||||||
|
三、項目概述
立項意義,應用前景,項目創新性及在行業或領域地位影響等基本情況。項目技術 (產品)主要用途或服務領域,與現有比較情況;已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限3000字) |
|
四、主要研究內容和目標
1、針對目前存在的技術或應用方面主要問題,主要研究內容,擬重點解決關鍵共性技術。(限2000字) |
|
2、研究方案、技術路線、組織方式。(限3000字) |
|
3、預期取得的標志性成果。包括可考核的技術指標和經濟指標;知識產權等創新成果;形成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裝置等;放大拉動指標、人才引進培養指標、技術合同交易指標及其他指標。(限2000字) |
|
五、經費概算
資金概算(萬元) |
||||
資金來源概算 |
概算金額 |
其 中 |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
1、市財政撥款 |
|
|
|
|
2、承擔單位自籌研發投入 |
|
|
|
|
3、其它經費來源 |
|
|
|
|
來源合計 |
|
|
|
|
資金支出概算 |
概算金額 |
其中市財政撥款 |
|
備注 |
一、直接費用 |
|
|
|
|
1、設備費 |
|
|
|
|
(1)購置設備費 |
|
|
|
|
(2)自制設備費 |
|
|
|
|
(3)設備改造與租賃 |
|
|
|
|
2、材料費 |
|
|
|
|
3、測試化驗加工費 |
|
|
|
|
4、燃料動力費 |
|
|
|
|
5、差旅費/會議費/國 際合作與交流費 |
|
|
|
|
6、信息費(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事物費) |
|
|
|
|
7、專家咨詢費 |
|
|
|
|
8、勞務費 |
|
|
|
|
9、其他支出 |
|
|
|
|
二、間接費用 |
|
|
|
|
1、管理費 |
|
|
|
|
2、績效支出 |
|
|
|
|
3、其他 |
|
|
|
|
支出合計 |
|
|
|
|
六、項目進度計劃(說明項目進度,包括實施方案、實施地點、
階段性成果等內容)
序號 |
時間 |
年度實施內容和考核指標 |
1 |
第一階段 年 月至 年 月 |
|
2 |
第二階段 年 月至 年 月 |
|
3 |
第三階段 年 月至 年 月 |
|
4 |
第四階段 年 月至 年 月 |
|
附件2:2020年度銅陵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
一、高新領域
(一)先進結構材料
1、銅基材料。高強高導銅合金絞合導線、超長超細鍍膜高強高導銅合金絲、特種扁平電磁線、高鐵稀土鋁合金防火報警電纜、光伏熱導阻燃電纜、篦冷機防寒耐磨電纜、高強高導高耐磨銅合金接觸線與承力索等高性能銅基線材關鍵技術研發。超薄高精度電子銅帶/銅箔、低松比銅粉、新型銅合金引線框架材料、印制電路板、覆銅板及特種銅基合金支架、高速信息交換用銅基材料、5G射頻電纜內芯銅管、高效節能銅管材料等關鍵技術研發。新型特種銅焊料關鍵技術研究。新型高強、高耐蝕銅合金材料等關鍵技術研發。
2、鋁基材料。高強、高韌鋁合金制備技術,大型復雜薄壁結構件近終型坯料低成本制備與精密加工成型技術,先進廢雜鋁預處理技術和智能控制裝備制造。
3、高分子材料。結構性新材料裝置技術提升及物料的凈化與循環應用技術的研發應用,特種工程塑料與汽車輕量化材料,聚碳酸酯材料。新型和戰略性特種纖維材料與復合材料產業化、及設備大型化與成套化技術。精細有機化工中間體及染(顏)料新技術產品,高性能石墨尼龍材料產業化或石墨尼龍復合材料。新型和戰略性特種纖維材料與復合材料產業化、及設備大型化與成套化技術。樹脂基復合材料研發。
4、無機材料。硫磷鈦鐵資源精細化與高值化技術研發,中低品位磷礦高效利用系列技術研究與多元化產品開發,化工余熱及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與產業化實踐。鋰離子電池材料及前驅體材料,柔性陶瓷基薄膜電路板,耐刻蝕性陶瓷涂層制備技術。無機顏(涂)料新技術產品,電子級化學品技術研發。
5、其它材料。高強、耐腐蝕、抗沖擊等特殊性能鐵基材料制備技術。大型半自磨機專用耐磨材料研究發,太陽能用銀粉關鍵技術研發。金屬工藝品的工藝創新和傳統工藝的保護發展。
(二)新基建
6、新一代信息技術。5G通信用各類濾波器、合路器、環形器、天線等通信模塊關鍵技術。5G射頻器件裝配、焊接工裝工藝,PCB、包裝材料等關鍵技術。自動裝配、穿桿、印刷、調試等系統裝備關鍵技術。小型化、集成化、綠色化5G建站關鍵技術。面向智慧交通、智慧環保、智慧城市等領域的5G、物聯網、大數據平臺和協同應用軟件關鍵技術研發。
7、高鐵和軌道交通。大軸重機車和貨車轉向架的先進設計、制造和測試技術。軌道交通非標智能裝備設計、制造技術。
8、新能源汽車充電。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用銅合金材料,高功率、高儲能、高效能動力電池關鍵技術及部件。
(三)半導體
9、集成電路。集成電路全自動封裝系統,集成電路切筋成型設備,集成電路裝管排片機,先進封裝系統(芯片級封裝),手動壓機自動化改變系統。半導體封裝模具關鍵制備技術。新型大密度半導體封裝模具高精度電加工關鍵制備技術。
10、材料。碳化硅、氮化鎵晶體的生長關鍵技術。半導體設備清洗、修復和再生技術,面板顯示設備清洗、修復和再生技術。陶瓷基板制備技術、激光器封裝散熱熱沉研發。
(四)高端裝備
11、機械基礎件。重要主機配套用的精密軸承制造技術。高性能、高可靠性、長壽命密封、傳動、緊固、液壓、氣動類產品或元件制造技術。精密、復雜、長壽命、快速成型模具制造技術等。
12、通用機械裝備。新型高性能流體混合、分離與輸送機械制造技術。新型節能、環保流體控制設備設計及制造技術;利用自動化控制和計算機信息管理等技術裝備的起重運輸、物料搬運等設備制造技術。特大型專用構件成形加工技術。其他新機理、節能環保型機械設備專用部件及動力機械技術。
13、智能裝備。高端數控機床、大噸位智能化工程機械、高精度智能裝配裝備等大型整機裝備設計、控制軟件及系統集成技術。無人駕駛智能裝備。先進檢驗檢測裝備制造關鍵技術攻關。廣域溫度檢測設備研發。
14、機器人。高精度驅控一體化關節、新型精密減速器等機器人核心零部件關鍵技術。醫療及康復機器人、足式行走機器人等服務機器人整機設計制造關鍵技術。高精度重載機器人、先進工業機器人、特種作業機器人等工業機器人整機設計制造關鍵技術。
(五)新能源與節能
15、氫能。天然氣制氫技術,化工、冶金副產制氫技術,貯氫和加氫站技術,船用大功率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研發。
16、高效節能技術。工業節能技術、能量回收利用技術、輸配電系統優化技術、能源系統管理、優化與控制技術、節能監測技術。
17、高技術服務?;谙冗M技術,為第三方提供專業化服務的關鍵技術,包括研發與設計服務、檢驗檢測認證與標準服務、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技術、文化創意產業支撐技術等。
二、農業領域
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脫貧攻堅目標,圍繞農作物資源及新技術創新性應用研究;優勢林果資源培育與高效利用關鍵共性技術應用研究;畜禽水產生態健康養殖集約化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設施農業提質增效技術集成與示范;農產品加工技術開發與示范。
重點支持:
1、新品種引種和培育技術;
2、鳳丹、白姜深度開發技術和引進試驗與示范;
3、畜禽水產高效高質養殖技術應用與示范;
4、特色經果林(含盆景苗木)優質高產關鍵技術研發應用與示范;
5、特色中藥材種植;
6、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與示范。
三、社會發展領域
圍繞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發,大氣環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技術,公共安全和防災減災應用技術平臺;人口與健康,中藥保健食品開發、人居環境改善等重點產業開展共性關鍵技術應用研究和引進集成在創新。
重點支持:
1、大氣環境治理技術;
2、固廢物綜合循環利用技術;
3、水污染防治技術;
4、疾病防控應用技術;
5、中藥藥食同源和功能食品綜合開發。
四、鄉村振興計劃和科技扶貧專項
圍繞美麗鄉村建設和脫貧攻堅目標,充分利用鳳丹、白姜、媒鴨、特色生態蔬菜、農林畜禽水產和樅陽縣黑豬、螃蟹、白茶、生腐和優質糧等優勢特色農產品、開展“種養加”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的農業科技項目技術攻關與試驗示范,拉伸產業鏈,推動貧困村農民創新創業。特別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樅陽縣紅旗村、新農村、石浮村、中義村四個深度貧困村的科技幫扶工作,貧困村開展科技扶貧工作,有力支撐脫貧攻堅目標順利完成。
重點支持:
1、新品種新技術應用集成與示范
開展主要農作物優異種質資源鼓勵技術合作,實施良種良法育種新技術和新品種引種示范。
2、特色經果林(含盆景苗木)提質增效
開展果樹(水果、堅果)、蔬菜、西甜瓜、茶葉、油菜、蠶桑、花卉、中藥材、珍稀樹種、能源林及其它經濟作物等引種與示范,開展具有區域特色豐產保優增效技術集成與示范。
3、畜禽水產健康養殖技術
開展重大動物疾病防疫、檢測新技術及防控關鍵技術的產學研合作;開展畜禽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新技術的集成與示范。
4、農產品加工應用技術
開展大宗農產品、畜禽水產品、蔬菜、茶葉加工技術合作,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
5、農村宜居社區環境改善技術
開展不同類型農村社區生活污水與生活垃圾生態處理、村鎮飲水安全保障等技術應用。
6、地方特色生態蔬菜種植技術
支持銅陵本區域特色生態蔬菜品種、種植技術法人應用集成與示范。
7、科技扶貧培訓綜合集成技術
調動廣大農業科技人員積極性,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的橋梁作用,開展新型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現場技術指導,提高廣大農民科學種田的意識,促進科技扶貧的質量和效益。
下一篇點擊:安徽省政策新匯總